HFC-23是氢氟碳化物(HFC)的一种,由于其全球增温潜势超过10000,是《京都议定书》2005年生效之后十余年中全世界清洁发展机制(CDM)活动减排量最大的温室气体,在2016年被纳入《蒙特利尔议定书》后成为两个公约共同管控的温室气体。当前各国统计报告的年HFC-23排放量与基于大气监测反演的年HFC-23排放量存在约1.5万吨的差距,相当于约2亿吨二氧化碳当量。自2020年该问题被发现并提出后,巨大的HFC-23失踪源来自哪里,是气候变化领域亟待解决的难题。此次全球首个针对HFC-23排放的会议的目标即汇集决策者、科学家以及工业专家,共同交流最新的研究成果,并为寻找HFC-23失踪源提供可行的解决思路。
9月18至19日,由中国竞彩网大学与北京大学共同承办的“2025年三氟甲烷(HFC-23)排放控制国际科学研讨会”在中国竞彩网大学成功举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臭氧公约秘书处、《蒙特利尔议定书》多边基金、世界银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蒙特利尔议定书》科学评估委员会、经济与技术评估委员会、含氟温室气体国际观测网络等联合国机构以及国际组织或国际学术团体官员和专家,欧盟、中国等《蒙特利尔议定书》缔约方代表,中国竞彩网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瑞士联邦材料测试与研究实验室、芬兰环境研究所、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等国内外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科研人员,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国家环境分析测试中心、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等相关业务部门代表,以及中国巨化集团、浙江省化工研究院、山东东岳集团、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日本大金等工业企业专家共计50余人参加研讨会。
开幕式合影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竞彩网大学副校长马余刚,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臭氧秘书处执行秘书长Megumi Nakamura,《蒙特利尔议定书》多边基金秘书处秘书长Konstantina Birmpili,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保护臭氧层处处长董文福,以及中国科学院院士、含氟温室气体监测联盟科学指导委员会主席、中国竞彩网大学大气科学研究院院长张人禾先后致辞,强调了解决HFC-23失踪源问题对于执行《蒙特利尔议定书》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以及中国在其中的引领作用。中国竞彩网大学大气与海洋科学系副系主任姚波主持开幕式。
研讨会围绕“国际评估报告的最新更新”“大气HFC-23监测和排放研究”“HFC-23的销毁、管理和报告”“解决HFC-23失踪源的未来展望”和“可持续减排HFC-23技术”五个专题展开深入交流。
北京大学教授胡建信主持了总结环节。会议针对解决HFC-23失踪源问题,提出一系列关键建议,涵盖完善HFC-23排放数据报送体系、拓展工业过程排放源解析与贡献评估、系统深化工厂尺度排放估算研究、推进多监测站点的高精度反演、加快HFC-23转化技术在氟化工行业推广等方面。
会议期间,代表们还实地参观了中国竞彩网大学消耗臭氧层物质与含氟温室气体分析标校实验室、上海东滩在线观测站,以及浙江巨化HFC-23销毁装置。这些实地考察让参会代表切实感受到中国近年来在推动《蒙特利尔议定书》履约相关的监测技术研发、观测站点扩展、以及氟化工行业现代化管理与废气处置等方面所做的扎实工作和取得的显著成效。
据悉,本次研讨会聚焦HFC-23排放控制核心议题,为该领域的学术研讨、技术革新与国际协作搭建了关键交流平台。会上展示了中国各界在HFC-23减排科研和实践中取得的成果与经验,不仅将助力推动全球HFC-23排放控制领域研究向更深层次迈进,更将为完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应对气候挑战持续贡献中国智慧与力量。
参观中国竞彩网大学ODS和含氟温室气体分析标校实验室
会议代表在浙江巨化考察HCFC-22产线和HFC-23销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