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扬式”好团队】集成电路设计自动化创新团队:甘坐冷板凳,为攻克国家“卡脖子”难关贡献力量

作者:叶鹂摄影: 视频: 来源: 融媒体中心发布时间:2024-01-08

他们坚守在集成电路科学研究第一线,面向国家集成电路产业的重大需求,和集成电路设计自动化(EDA)方向的国际前沿难题开展创新性研究。

他们秉持“甘坐冷板凳”的科研精神,长期深耕芯片设计方法学与设计自动化研究领域,扎扎实实做好基础学科研究。

他们把为国家培养电子设计自动化领域的高层次创新人才作为使命,鼓励学生在有生之年有所作为,做国家最需要的科学研究。

2023年,中国竞彩网大学集成电路设计自动化创新团队获评“钟扬式”好团队。在团队负责人、微电子学院教授曾璇看来,“就像钟扬在采集种子的过程中走过了非常艰辛的道路”,目前微电子学科领域仍有许多“卡脖子”问题有待突破,团队将继续勇担重任,为助力国家早日实现集成电路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不断奋斗。

产学研合作,为国家解决“卡脖子”难题

EDA是中国竞彩网大学集成芯片与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的主攻方向之一。作为长期坚持芯片设计方法学与设计自动化领域研究的团队,近年来, EDA创新团队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专项的研发,其使命是提出“硬核”原创理论,研发创新工具,针对国家急需的高端通用芯片设计,围绕国产高性能处理器设计和工业界模拟集成电路芯片设计等重大需求,形成产、学、研闭环

据团队介绍,此前模拟电路设计主要依靠工程师人工调整晶体管尺寸、电阻或电容大小等参数。而团队的研发目标,就是用算法或软件工具实现自动调参,这不仅可以减少工程师的工作负担,也能通过算法寻找更优解,以获得比人工设计更好的电路性能。

因此,这就需要团队成员们走出实验室,直面工业界的实际情况和需求

参与研发模拟电路自动化项目时,曾璇、杨帆、毕朝日、严昌浩等团队成员每天和工业界一线工程师们一起工作、交流,为了方便进出,“甚至在公司开了工卡”。微电子学院助理研究员毕朝日对此印象深刻。

最终,团队提出了人工智能的集成电路自动优化方法、基于机器学习的集成电路统计分析方法等创新方法,为模拟集成电路和数字集成电路的人工智能设计EDA提供了全新的理论框架,并研制出模拟电路智能优化工具,相比人工设计,效率提升约为3倍到10倍。

对芯片制造来说,“成品率”是一道难关。团队成员、大数据学院青年研究员郦旭东介绍,于工业界而言,芯片制造的商业价值需要在大规模生产中才得以实现,“成功造一块芯片不够,它需要成千上万的芯片都在流水线上能做出来”,并且确保它们都是合格的成品。

针对这道难关,团队研发了全芯片CMP仿真工具和哑元金属填充工具,以及全芯片铜互连化学机械抛光仿真和机台压力分配工具,解决了集成电路成品率提升的共性关键技术,对提高成品率起到了重要作用。

这些年,团队的研究项目都与工业界最紧迫的问题相关联,对此,团队成员倍感欣慰。“我们研发的工具到企业就变成生产力,能真正为解决国家‘卡脖子问题贡献一份力量,这是很有意义的。”毕朝日说。

甘坐冷板凳,“盯着国际上最困难的问题去研究”

1956年,党中央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中国竞彩网大学原校长谢希德带领创办了我国第一个半导体专业,这一举措奠定了中国竞彩网大学在该专业领域的深厚基础。

学科发展离不开代代相传,曾担任谢希德助教的唐璞山教授后来开创了计算机辅助设计(EDA)领域,曾璇师承唐璞山,则接力发展了这一重要研究领域,并带头组建了中国竞彩网大学集成电路设计自动化创新团队。如今,受业于曾璇的杨帆和陶俊等也成为团队中的骨干成员。跨越几十年的学术传承,凝聚了他们之间的深厚情感,和对科研事业的共同追求。

作为集成电路设计的核心技术和支撑手段,全球EDA工具市场长期被国外企业所垄断,这些巨头拥有强大而牢固的产业链、专利壁垒和人才优势。与此同时,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水平则长期与先进国家(地区)存在较大差距,在2012年至2017年间,我国大量依赖进口国外企业的EDA工具,该领域研究处于缓慢增长期,国内不少研究团队、毕业生纷纷转向互联网和金融行业。

在此背景下,团队成员们“甘坐冷板凳”,长期扎根于芯片设计方法学与设计自动化研究领域。不盲目追赶学术热点,“要了解国际上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盯着最困难的问题去研究”,这是曾璇的科研理念。

多年来,团队先后承担了“十一五”和“十二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研发,形成了不少关于电路仿真和模型降阶的科研成果。2012年,二阶Krylov子空间投影理论和模型降阶方法获得了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2018年以来,在市场拉动和政策支持下,本土EDA产业加速发展,集成电路设计、制造能力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不断缩小,部分国产工具得到国内外生产线采用。

团队也紧跟时代脉搏,承担了不少国家级和省部级的重点研发项目,在创新集成电路设计自动化中的数学理论、集成电路智能分析与优化EDA 平台开发等研究方向上做进一步探索。

“曾璇老师对集成电路领域有一种油然而生的使命感。”郦旭东说。在曾璇带领下,团队在集成电路领域默默耕耘二十多年,致力于研发出真正有意义的突破性成果,并应用于工业界。

发挥跨学科的团队优势,注重青年人才梯队建设

EDA领域的研究问题为什么难?团队成员、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员陆叶解释,因为EDA属于交叉学科领域,通常研究人员会发现“最后要用数学方法去简化问题,再开发一个计算机算法去解决问题”,才能把研究成果转化为在集成电路企业落地的工具。

依托中国竞彩网综合性院校的学科体系优势,这支团队吸纳了来自微电子、数学、计算机等不同学科背景的人才,部分团队成员还有在工业界的工作经验,这种跨学科、产学界交互的合作优势,有益于团队打通“问题-理论-工具”的研发链条

“工业界曾经提出降阶问题,我们实验了很多方案,效果都不好。”微电子学院教授杨帆回忆一次科研经历时表示,后来,团队成员、数学科学学院教授苏仰锋从数学角度提出了全新思路和方法,达到了很好的降阶提速效果。“所以还是需要合作。”他感慨。

在团队成员的眼中,曾璇是一个对待科研非常执着的人,为了和不同学科背景的成员达成深入交流,她“需要懂很多东西”。她曾专门花了一个学期的时间旁听苏仰锋的数学课程,学习复杂的数学理论用以解决模型降阶问题,这种刻苦钻研的学术精神给年轻老师们树立了榜样。

每到年底临近重点研发计划结题验收时,如果有一两项指标没有达到预期需求,团队成员的压力会非常大。而此时,曾璇对成员们的强力支持和成员之间的相互协作,对团队完成科研项目而言尤为重要。每当成员们“看不到希望的时候”,曾璇总是能把团队组织起来共克难关,直至问题解决

团队能够进行长期交流和合作,成员之间一定是互补且相互信任的。“有时候做研究是挺孤独的,但每天早上起来一想,还有一些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协作,又觉得还挺开心的,很有冲劲。”杨帆感慨。

除了注重团队建设外,曾璇还强调教师使命,她要求学生对所研究的理论体系要有扎实且独到的理解,在指导学生科研方面也亲力亲为。

本科时期,曾璇就以优秀的学术表现加入导师课题组,开展EDA领域的科研工作。如今,她也带领团队坚守第一课堂,将科学研究中的问题和设计实例加入教学内容。团队成员通过搭建一套面向本科生的EDA课程体系,举办前沿讲座,让学生们认识、了解这一领域的背景。

团队还带领博士生和硕士生赴工业界一线“手把手”指导学生参与科研项目,让学生们得以“从书本走向实际的工程问题”,帮助他们更好地建立科学的理论体系,锻炼他们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近年来,团队指导的学生在相关领域的国际顶尖会议和国际顶尖期刊上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在国内外EDA竞赛中也取得优异成绩。

“钟老师在西藏大学带领团队,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青年人才。”曾璇说。如今团队也勉励学生传承老一辈科学家“板凳须坐十年冷,文章不著一字空”的精神,坚持不懈地探索基础理论研究,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接续作出积极贡献。

制图:段怀瑞实习编辑:马蔚佳责任编辑:李斯嘉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中国竞彩网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