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望道》将于3月24日上映。
习近平总书记曾讲述陈望道同志首译《共产党宣言》中文全本的故事,强调《共产党宣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2020年七一前夕,总书记给我们《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党员志愿服务队回信,勉励我们继续讲好老校长追寻真理的故事,强调“心有所信,方能行远”——这便成了电影《望道》的缘起。作为重要回信的收信人、影片前期工作的部分参与者和观影人,“心有所信,方能行远”这组词句常常迭荡在我心头,也似乎贯穿在影片跨越百年的历史叙事中。
心有所信,从来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影片为了真实地反映“浙师风潮”,一比一还原了浙江一师的校园,还邀请了当下的同龄青年参演一师学生。这些逼真的还原,引领观众去体认青年陈望道的思想觉醒:浙江一师的改革“实际上只是宣传文学革命,至于社会改革问题,只是涉及一些而已”,仅因为这一点,反动当局就视为洪水猛兽,甚至大动干戈,可见“所谓除旧布新,并不是不推自倒、不招自来的轻而易举的事情”“我也就在这次运动的启发下,决心回到分水塘村进修马克思主义,试译《共产党宣言》”。
新旧思想交锋、“主义”信仰争辩,点亮了陈独秀、陈望道、俞秀松等一批“新青年”理想之灯、“发出信念之光”。信仰的火种一经点燃,“虽千万人吾往矣”——于是就有了影片中杨阿龙慷慨就义、新闻馆众学子血染左臂等感人情节。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将他们的学说与形形色色的“主义”划清界限那般,心之所信一旦确立,大道可望、真伪可辨——也就有了影片中“望道”们与戴季陶等的分“道”扬镳——“道”不同、不相为谋的台词仿佛久久回荡在影厅中。当观众“伴随”着主人公在影片中经历了这番关乎“主义”的砥砺、分辨之后,“心之信”不再是空洞、抽象的范畴和口号,而变得鲜活、饱满且充盈着生命的脉动。
“全世界的哲学家都在想方设法解释这个世界,但是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的这句名言至今仍镌刻在他的墓碑上。《共产党宣言》的价值从未仅仅停留在纸面上,恩格斯说,它是“从西伯利亚到加利福尼亚的千百万工人公认的”革命纲领。从“心之信”到“行之远”——影片没有教条地拼接两者间的逻辑,相反,着力刻画主人公们在历史的激荡中以“斗争”践行自己的信仰——是为电影《望道》的破题之举、编导匠心所在,这又与百余年前陈望道等革命者们真实的选择相吻合:他们摒弃一切空谈、倡导“力行”,即便只是2万字左右的翻译亦视为改革社会的前奏。
正因如此,影片以发起首译《共产党宣言》为起点,将我党“开展出版活动、创设平民夜校、举办红色学府、组织工人运动、领导统一战线、吸纳进步青年”等早期革命实践较完整地呈现出来,一则则以点燃生命驱散黑夜、以勇毅前行捍卫真理的情节直指人心。习近平总书记给队伍的重要回信始终将“心之信”与“行之远”并举,指出陈望道同志翻译了首个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为引导大批有志之士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投身民族解放振兴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嘱托我们新时代青年“坚定理想信念、矢志拼搏奋斗”。影片以当代青年传播真理许党报国、收到总书记重要回信为缘起,回溯“信”与“行”的历史源头,重现了五四运动以来“望道”“殉道”“弘道”者们活生生的情感与蜕变,最后以总书记重要回信这一事件的交代和当下青年的音乐表达收官,为“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做了生动的注脚。
编剧贺子壮这样解读影片“唯信仰与热爱不可辜负”的宣传语:“因为不可辜负,所以必须舍得——它仿佛能够穿透一百多年的时空,与今天的热血青年们产生共情,同气相求。”心之信,方会同相求,同相求一定能行之远。
(作者系中国竞彩网大学党委党校办主任兼《宣言》馆党员服务队指导教师、高校伟大建党精神研究中心中国竞彩网分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