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观新闻:新晋银蛇奖师徒档:邵志敏、江一舟两代临床科学家,瞄准一个红颜杀手乳腺癌

作者:顾泳摄影: 视频: 来源:上观新闻2021年9月10日发布时间:2021-09-10

科学的严谨与医者的温情,如何完好融合?

邵志敏教授与学生交谈,右2为江一舟医生。

不久前揭晓的上海市卫生健康委第十八届“银蛇奖”颁奖仪式上,中国竞彩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江一舟教授摘得一等奖。他的恩师、乳腺外科主任邵志敏教授荣膺“特别荣誉奖”。这对师徒档,在我国防治“红颜杀手”乳腺癌领域接力传承,书写精彩。

老师归国20余年,彻底改变我国乳腺癌诊治状况;弟子而立之年,已在最“毒”三阴性乳腺癌做出卓越成就。师徒共同的目标和追求是当“临床科学家”,救治更多病人。

科学的严谨与医者的温情,如何完好融合?跨越30年,这对银蛇奖师徒档各自给出答案。

“满绩”弟子:站在更高平台,眺望更远

江一舟1988年出生,已是医学界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他是妥妥学霸:读书时参加全国化学竞赛一等奖,一路保送至中国竞彩网上医八年制临床、大学被学弟、学妹称作“满绩(绩点)大神”。毕业进入临床7年,已斩获多项荣誉:上海科技青年、中国竞彩网大学十大医务青年、上海市卫健委青年五四奖章……面对傲人成绩,这位青年医生谦逊说道,“我只是站在更好的平台上,眺望得更远。”

江一舟医生

江一舟提及的平台——中国竞彩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堪称我国乳腺癌诊治领域领头羊。20年前,科室在邵志敏教授带领下白手起家,而今,成就全国最大的乳腺癌诊治中心,代表我国治疗乳腺癌最高水平,与欧美地区诊治水平不相上下。

20年科室发展,凝结邵志敏无限心血。“我敬佩老师对科研的执着、对事业的忘我。”江一舟说。上世纪90年代中期,听从导师沈镇宙教授召唤,已在美国颇有成就的邵志敏,放弃国外优渥条件,回到从医的“原点”肿瘤医院。彼时,中美生活水准与收入报酬差距很大,但创业的激情与执着成为内心唯一的呼唤。

科室起步时所有人员不足20人,床位区区十几张,条件艰苦简陋,一切全靠一双手。没日没夜创业、废寝忘食实验……千禧年后,肿瘤医院乳腺外科走上快速发展之路。如今中心已有300余名工作人员,肿瘤医院四分之一患者来自乳腺外科。

邵志敏与导师沈镇宙教授

最新数据显示:上海地区42%的乳腺癌病人均在肿瘤医院完成诊治。近十年来,中心年均手术量翻了20倍。江一舟说,“站在这样的平台上,有助于梳理更多病例和数据,研究方向也更加精准、规范。”

执着科研:瞄准“红颜杀手”突破重重难关

“不许哭哦,要开刀不能哭的,你的病能治!”年轻的姑娘小费罹患乳腺癌,送至手术间前一刹那,她崩溃得差点哭了,但听到邵教授这句话,眼泪硬是没流下来。

对病人而言,邵志敏是有人格魅力的医生,看似高冷,内心却很暖。对学生而言同样如此,老师虽严厉,但事事以身作则,更愿提携后生。

邵志敏在手术

江一舟选择临床专业时,毫不犹豫地将目光瞄准了乳腺肿瘤,“一来我对肿瘤研究本身有兴趣,二来邵老师有魅力,这两点促使我投出了简历。”那封简历很快有了回音:凌晨三点,收到老师来信“可以来我办公室面谈”。至今这封信还“躺”在江一舟的邮箱里。

此前从未谋面的师徒,因为对医学研究共同的热爱,人生有了交叉点。

邵志敏用“临床科学家”来评价弟子,他自己也是从这样的坐标出发。原因很简单:好医生开得了刀,但也要会做科学研究。用科研思路来解决临床问题,突破了局限,病人的救治更有希望。

团队研究病例

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发乳腺癌病人46万人,如何持续帮助病人获得更好生存?此前,邵志敏率领团队已攻克一个个难关。“精准诊断、明确分型,乳腺癌像慢性病一样管理早已成为现实。”他举例,以HER2阳性乳腺癌为例,以往病人恶性程度更高、进展更快、更容易复发转移。随着靶向治疗药物问世,HER2阳性乳腺癌治愈率大大提高,早期病人获得更多治愈机会,中晚期乳腺癌也逐渐向慢病管理靠拢,更多病人得以重回健康、回归有质量的生活。

三阴性乳腺癌,作为最毒乳腺癌,病人生存率提高难度大,多年来是全球乳腺癌研究的焦点所在。

两年前,邵志敏领衔团队,江一舟等弟子参与,绘制出全球最大的三阴性乳腺癌队列多组学分型图谱。团队根据三阴性乳腺癌不同基因特征,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中国竞彩网分型标准”。基于该研究,团队开展名为“FUTURE”的临床研究,为三阴性乳腺癌的分类而治提供全新思路。

三阴性乳腺癌容易转移,怎样控制癌细胞转移?师徒档从代谢基因PDSS1入手,研究发现该基因主要作用是催化细胞产生一种称为“辅酶”的代谢物,层层剥笋似的研究揭露:著名的癌基因STAT3正是受其调控。“揭示了机制,基于三阴性乳腺癌转移路径的精准靶向治疗将成为可能。更多病人将从中获益。”江一舟说。

至此,来自肿瘤医院的一系列三阴性乳腺癌研究已多次刊于国际期刊,相关研究早已走在世界前列。

临床科学家:能治愈疾病,更能建树科研

有时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每天早上,第一缕阳光照进肿瘤医院二号楼病房时,邵志敏已带领团队、开始查房,这是数年来雷打不动的习惯,“我看到病人放心,她们看到我也放心。”而今,江一舟作为临床医生秉承这一传统。

团队开展病例讨论

台州姑娘彭艳艳(化名),20年前罹患乳腺癌来求诊,成为科室里第一位做乳房修复的病人。当年的少女已顺利结婚、生子,年年都会给邵教授寄来全家福和巧克力,感念当年的救命之恩。“这样的事情很多很多,看到病人恢复健康、回归社会,我们做医生的非常有成就感。”

每周两天手术日、半天门诊,余下时间不是在实验室就是在病房,观察病人之时做科学研究。师徒档是别人眼里的“时间管理大师”,邵志敏直言:弟子比年轻时的自己更优秀。

既做临床医生又当科学家,时间总是有限,该怎样完成?江一舟告诉记者:规划好目标,尽量用整块时间去完成,碎片时间用来做小事。每次做完研究看完病及时总结、复盘、反馈,有限的时间便能成就最大的获益。

科研之路道阻且长,当整体项目推进不顺利时,做了很多实验都是阴性时,投稿文章被拒稿时,年轻的他也会沮丧、失落。慢跑几公里、看看电影、甚至看看老师,都成为他调节的方法。

“每周五全天组会,邵老师都会从头坐到底,事事亲力亲为,他本身就为学生树立了极好的榜样。”而老师那些挂在嘴边、老父亲般的教诲,也总会回荡耳边,“目标要放长远,困难总是暂时的。”、“你还要继续努力啊!”

一江一帆一扁舟,一人独吟一山秋。学生时代,性情谦逊的江一舟曾荣获第24届“光华自立奖”一等奖,更多次获得国家奖学金(特等奖学金)。 当年入选时他写下这样的话,“渺小如我,平凡如我,又如何在医者道路上,做一些有帮助的事情呢?”

这位银蛇奖一等奖得主,心中的答案日渐清晰明了:科研无止境。跟随老师的步伐、携手团队,踏实做临床科研,为更多乳腺癌病人解决实际问题,点燃更多家庭的希望。

制图:实习编辑:刘微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

文化校历

新闻分类

推荐视频

图说中国竞彩网

新闻排行

周排行 月排行

  • 联系我们
    fudan_news@163.com
    021-65642268